会议讲座

第一届严复学术讲座:汤一介先生主讲:启蒙在中国的艰难历程

主讲人:汤一介 教授

主持人: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道家研究中心主任 陈鼓应先生

致辞: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 王博教授

时间:2011年12月18日(周日)晚7点

地点:北京大学第二教学楼203室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道家研究中心
          台泥(英德)水泥有限公司

讲题与提要:
                               启蒙在中国的艰难历程
     18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以唤起“理性”为特征,导致民主制度的建立;明末中国的“启蒙思潮”,以感情释放为特征,最终被专制所镇压。鸦片战争后,中国向西方“启蒙运动”学习,经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中国的民主制度仍未建立。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是“启蒙”唤起“救亡”,“救亡”深化“启蒙”,而“救亡压倒启蒙”或“只有救亡才能唤起启蒙”的提法则是片面的,迄今思想观念的现代化仍是“启蒙”的任务。20世纪90年代中国出现了两股反“一元化”思潮,即“后现代主义”与“国学热”,也许可以使得中国比较顺利地完成以“解放自我”为特征的“第一次启蒙”,实现现代性,并较快地进入以“关心他人”、“尊重差别”为特征的“第二次启蒙”的后现代社会。

汤一介教授简介:
     汤一介,1927年出生于中国天津,祖籍湖北黄梅。195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资深教授,并任北京大学儒学研究院院长暨《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文化书院创院院长、中华孔子学会会长。曾获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荣誉博士、日本关西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主编《儒藏》、《汤用彤全集》、《20世纪西方哲学东渐史》及与李中华共同主编《中国儒学史》(九卷本)等。著有《郭象与魏晋玄学》、《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儒道释与内在超越问题》、《佛教与中国文化》、《和而不同》、《新轴心时代与中国文化的建构》、《反本开新》、《儒学十论及外五篇》等。

严复学术讲座缘起:
     严复学术讲座是为纪念中国近代著名启蒙思想家、教育家、翻译家,曾担任京师大学堂末任总监督暨北京大学首任校长的严复先生,由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陈鼓应先生和哲学系主任王博教授倡议设立,并得到严复先生女孙辜严倬云女士和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先生的关心与帮助。严复学术讲座计划每年都由北京大学哲学系和道家研究中心具函邀请海内外著名人文学者发表演讲,以促进台海两岸和国际学术交流,弘扬人文精神。

严复先生生平
     严复(1854—1921),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福建侯官(治今福州)人。1867至1871年入福州船政学堂学习。1877至1879年留学英国皇家海军学院。1880年任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后升任总办。1912年2月任京师大学堂总监督。1912年 5月,京师大学堂改名北京大学,任北京大学校长。1913年后任总统府外交法律顾问、约法会议议员、政府参政院参政。
     严复在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甲午战争后,发表《论世变之亟》、《原强》、《辟韩》、《救亡决论》等文,反对顽固保守,主张变法维新。办《国闻报》,译《天演论》,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观念,号召救亡图存,“与天争胜”。戊戌变法后,译《原富》、《群学肄言》、《群己权界论》、《法意》、《穆勒名学》等西学名著,系统绍介西方社会政治经济思想和逻辑学。首倡“信、达、雅”的翻译标准。辛亥革命后,担忧中国丧失“国种特性”,趋向复归传统文化,列名发起成立孔教会等。主政北大期间,撰《论北京大学校不可停办说帖》、《分科大学改良办法说帖》,提出“兼收并蓄,广纳众流”的办学主张。著有《瘉壄堂诗集》、《严几道诗文钞》等。著译编为《侯官严氏丛刊》、《严译名著丛刊》。今有《严复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