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北大海外名家讲学计划:英国剑桥大学马仁邦教授《中世纪形而上学专题》课程(2015年秋季)

2015年秋季,在北京大学海外名家讲学计划支持下,北大哲学系有幸邀请到英国剑桥大学哲学系荣誉教授、三一学院高级研究员、英国人文学术院院士马仁邦教授(John Marenbon)前来开设“中世纪形而上学专题”课程。该课程集中在9月-10月初,11月底-12月两个时间段的周一和周五授课。周一的课程以讲授中世纪哲学史为主,选取马仁邦教授所著的《中世纪哲学》为教材,以期学生对于中世纪主要哲学及其思想背景有一个大致的把握。“中世纪哲学”究竟如何界定,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在这一问题上,马仁邦老师强调“漫长中世纪”(long middle ages)的概念,将中世纪哲学界定为从公元三世纪至十八世纪初的一系列哲学活动。通过拓展“中世纪”所涵盖的时间长度,我们得以向前追溯新柏拉图传统对中世纪哲学的影响,向后关注中世纪哲学相关议题在近代哲学中的延续。同时,马老师也力图打破原有的哲学史框架在地域上的局限。除了欧洲的基督教拉丁传统外,他还强调拜占庭、伊斯兰和犹太三个哲学传统的重要性以及它们之间的互相影响。课程所涉及的哲学家除了阿奎纳、阿维森纳、迈蒙尼德这些较受关注的中世纪哲学家以及笛卡尔、斯宾诺莎这样的近代哲学家以外,马老师还提醒同学们注意一些被忽视的哲学思考。例如,在阿拉伯传统中安萨里及其后继者(例如拉齐) 那里,哲学活动在神学写作和教育中始终没有断绝。

周五的课程以“非物质性、思考与自我”为主题开展专题研讨课,选取漫长中世纪中的相关核心文本进行讲授与讨论,在年代顺序上基本与周一课程保持同步,因而学生们在进入文本之前对文本的历史语境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讨论课从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第三卷中关于理智的非物质性讨论开始,涉及了阿维森纳、爱留根纳、阿维罗伊、阿奎纳、布里丹等中世纪哲学家以及笛卡尔、斯宾诺莎、洛克和贝克莱三位近代哲学家的相关文本。关注点以非物质性为主,旁及其它两个主题。在授课过程中,马老师每次都会先对之前的讨论做一个总结,并勾画出相关问题的发展脉络。在讨论过程中,同学们对中世纪哲学有了全新的认识。例如,通过研读爱留根纳的《论自然》, 同学们发现中世纪哲学家可能对于“immateriality(非质料性)”和“incorporeality(非物质性)”这两个概念有着不同的界定,前者更类似于一种形而上学的界定,而后者则通过认识论上是否可被感知来获得界定。在“漫长中世纪”这一整体性视野下,同学们逐渐发现中世纪与现代之间并不存在一个鸿沟。例如,“自我”这个通常被认为是近代特有的概念,其实在阿维森纳那里就已经有了相当充分的讨论。而像斯宾诺莎这样的近代哲学家,则更需要注意犹太传统在他的哲学讨论中的延续。

通过这门课程,马老师让同学们注意到哲学讨论在历史中的延续性。中世纪哲学家对于非物质事物的大量谈论并没有使得中世纪哲学成为当代理论所无法接受的资源,相反,中世纪与当代哲学家在以下这一点上并没有实质性的差别:他们都试图诉诸于某些普遍法则来对世界进行解释;而同学们需要关注的是这些哲学家在进行解释时所使用的不同策略与概念。因而哲学史本身的复杂性并不因其延续性而被消解。

在课程之外,马老师对每位同学进行了三次牛津剑桥传统的一对一的督导,每次督导长达一小时。在督导中,同学们可以与马老师讨论课程论文的写作计划或草稿,也可以对自己所关心的哲学问题进行讨论。每次督导之前,马老师都会鼓励同学们向他提交一份提纲或草稿,以使得督导更加有效。此外,马老师还在每周日上午举行了阿维森纳论共相的读书会,所有学生都可以参与讨论。在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员访问的著名伊朗学者阿瓦尼教授也参与了相关讨论。

通过此次课程,同学们不仅获得了关于中世纪哲学更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亲身体会了如何在研读文本的过程中逐渐获得对于哲学史的整体性把握。而马老师在课上与课下细心的指导与善意的鼓励也使同学们更有勇气去独立地面对哲学问题。课程结束后,在马老师宴请同学们的午宴上,大家都相约明年再聚,共同研讨中世纪有关自由意志与道德责任的哲学理论。

(朱子建供稿)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