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智能与智慧——人工智能遇见中国哲学家》正式出版

 

2020年3月底,由北京大学博古睿研究中心策划编辑的《智能与智慧——人工智能遇见中国哲学家》由中信出版社正式出版。全书分为三个部分:“中西学交融语境下的哲思”、“人工智能带给儒释道的挑战与机会”和“科技哲思”,由北京大学博古睿研究中心联席主任宋冰女士主编。本书从人工智能这一世界性热点切入,由中国哲学家及人工智能的技术专家撰写的17篇文章触及了人类在当下的高科技时代面临的全面困境,凸显了人文思考特别是人类自省的重要性。书中的讨论覆盖了新科技时代的问题意识、前沿科技的思维方式以及中国传统思想在新时代对全人类的贡献。

 

其中,北京大学哲学系共有5名教授参与本书创作:张祥龙、何怀宏、程乐松、干春松和李四龙(按书中文章出现顺序排名)。下面对文章内容进行简要介绍:

 

 

篇名:人性、时间意识与人工智能新境——从现象学和东方心学视野所做的探讨

作者:张祥龙

内容提要:

人工智能是只限于智能,还是也可能具有意识?西方古代哲学以智能式的探索为主,而近现代以来,逐渐关注意识,至现象学达到高峰,以原初的时间意识为一切意义活动之源。东方哲理以广义意识为根本,重在开启人的原发意识或母识,在古印度和古华夏有多种表现,但都视此母识为一种时间化意识。人工智能通过发现深度学习的算法,获得了自主学习的初步能力,也就是一种虽然还浅薄但却真实的时间化能力。

这种能力既是智能的,又开始具有了某种意识潜能。如果人类能够汲取东方心学和现象学的启迪,有效地规范人工智能研究的方向,使其时间化能力更加深长,并因此而产生仁慈的道德意识,则这种机器的意识潜能就会造福于人类。但如果任由目前流行的功利主义、个体主义、强力追求的意识形态来主宰人工智能的研究,那么人类的前景就是相当危险的。

 

 

篇名:回到“轴心时代”思考人工智能

作者:何怀宏

内容提要:

从雅斯贝尔斯所说的人类的“轴心时代”来思考人工智能,与其说是思考人工智能技术本身,不如说是思考人工智能将带来的挑战,思考人自身,思考我们的本性、我们的价值观;思考人的进化和异化,人类文明的过去和未来。本文试图追溯一种人类文明的历史秩序来思考人工智能,也从中国哲学的角度尝试回答博古睿中国中心项目组提出的一些问题。

 

 

 

篇名:浅识、误解与想象力——人工智能反思的中国语境

作者:程乐松

内容提要:

人工智能一方面在推动哲学工作者思考最基础的哲学问题,另一方面也凸显了哲学反思在解决技术发展过程中必然遭遇“概念”与“思维视域”挑战中的独特地位。对于绝大多数的哲学家而言,人工智能的技术逻辑、应用边界、算法内涵等问题都如同迷雾一样,晦暗不明,由此,哲学家只能越过技术领域直接在“技术及其结果的想象”中展开文化景观式的观察和研讨。在此基础上,追问传统中国思想对于这一“想象性”挑战的应对之道,哲学家们就不得不回到一些最基本的哲学问题中展开讨论,越发远离作为一种技术的人工智能定义的轨道。哲学,抑或中国哲学,可以为技术划界吗?不如将问题换一种提法,在对人工智能的浅识与误解没有被清除的情况下,哲学家们的思考到底是想象还是现实?

某种程度上说,技术的隔膜让哲学家们成了围观者,而中国哲学家也不例外,我们能提供的只是某些远离技术及其应用场景的、关于“人”及“对象”的粗略的概念描述。一言以蔽之,如果我们越过了黑箱中的技术逻辑,我们是在谈论技术还是在谈论技术背后的人?有趣的是,我们现在谈论的技术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它第一次可能具备了脱离人的掌控的可能性,然而,我们的谈论方式并没有本质的进步。想象力可以成为话语的策源地,但却不会成为误解和浅识的良药。哲学对自身界限的清醒意识应该是人工智能对哲学的最大贡献。

 

 

 

篇名:人工智能与情感、秩序:从儒家的视角出发

作者:干春松

内容提要:

人工智能对于人类的影响难以预料。在目前的阶段,人工智能的冲击主要在于技术层面,并将逐步扩大到社会组织和生产方式诸方面。在带有自主思考能力的情感智能人出现之后,可能会导致人的自我认知、社会结构和价值目标的进一步转变,这将比工业革命更为彻底地颠覆儒家伦理,因此,加强对儒家价值对于人工智能的关系的分析,对于理解儒家的未来,对于人类应如何更好地利用技术都将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篇名:新人文与生命价值——基于佛教生命观的人工智能前景反思

作者:李四龙

内容提要:

现在的社会变化,已经超出了人们在上世纪80、90年代的想象,尤其是技术领域的进步,完全超出想象。在“弱人工智能”范围内,人机关系还是可控的,这些源于机器人的社会问题,还能在政治、经济和法律等传统的学科框架内协商解决。未来的科技变化还会加速,到了“强人工智能”时代,人类的尊严可能会丧失殆尽,甚至有被整体替换的危险。

佛教因其哲学的思辨和理性的精神及自身的人文价值,以其智慧协调传统与先进科技的张力,化解人类内心的贪婪与仇恨,如此,佛教就是回到自己的本位。在智能机器人不断挤压人类生存空间、就业机会的时候,佛教应和其他宗教一起,共同引导全社会珍惜生命;缘此而起的人工智能时代“新人文”教育,必须顾及“人机共存”的生存处境,必须服务于提升人机共存环境里的生命价值。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