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太极拳课上的中外交流



太极拳课上的中外交流

朱效民

北京大学哲学系 / 北京大学科学传播研究中心

 

https://www.oir.pku.edu.cn/__local/F/AD/15/EB7CFA14200F1B027BD7CB2ECAE_FAB60631_454CF.jpg

 

2022年2月至6月,我首次在北大全球课堂开设了“传统太极拳:哲学与实践”的课程。有10位外国学生选修(线下1人,偶尔有来旁听的,线上9人),分别来自挪威、西班牙、法国、埃及、新加坡、日本、加拿大、巴西等国。6月下旬批改完大家的期末论文后,我颇感到意外和惊喜,课程期间涉及太极拳的一些中外文化交流的议题很值得回顾和探讨。

设计课程大纲时,本着传统太极拳首先是一门修身养性、乃至齐家治国(“文以太极安天下”)的学问的理念,我决定这门课的内容绝不能只在历史史料和名词概念上打转转,必须有一定量的传统太极拳实践体验的内容。随着课程的展开,出乎意料,所有学生对实践部分都兴致盎然、参与积极性非常高,原计划课堂时间2/3专题讲座,1/3具体实践,但很快我们就调整为一节课专题讲座,一节课实践体验了。开学伊始谈到期末论文的要求,我就建议大家平时记录下自己的实践感受,在论文中最好结合自己习练太极拳的亲身体会展开一些分析讨论(当然要在一个学术研究框架中进行论述)。从大家的作业看,多数人都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也正是从他们的实践感悟中揭示出不少有趣的中外文化交流的话题。

首先介绍一下我们课程实践的内容,大致分为4个部分:

一是“基本功”部分(Practice Basic),有10来项,每次课首先做这部分练习,同时也是为了热身。包括传统太极拳的母劲——掤劲的练习,以感受内气的运行;柔韧性的练习,如太极拳、通背拳的不同涮肩方法,斜压腿——肘尖碰脚尖等;平衡的练习,如金鸡独立一分钟;原地云手,依靠脊柱带动手臂由内而外活动开;原地蹬脚,同样由内及外、手脚合一;以及大家集体最有成就感的吴式太极拳蹲墙功:面墙而立,脚尖触墙,蹲下起立3次以上。

 

E:\0408PKU\太极拳的国际传播170405\全球课堂211020\相片220316\elbows touch toes220314.jpg

图注:课堂柔韧性练习:肘尖触脚尖

 

所谓大师者,就是天天练基本功的人。我们要求大家每日练习基本功,提倡1分钟练太极拳、1平米练太极拳的理念——不需要拿出整块的时间,也无须专业的场地、服装和器械,随时随地可以利用1分钟的时间和1平方米的地方进行练习。 举手投足皆太极,担水劈柴可修禅,太极拳要融入日常的生活——这种有别于西方专业化运动的、也即生活化的太极理念很受大家的喜爱。从作业反馈来看,绝大部分人无论时间多寡都做到了每天练习太极拳,也取得了相应的收获。某次课上,我提及有传统师傅乘坐地铁时练金鸡独立,不久就有学生在火车上尝试如何站金鸡独立,可见其认真和感兴趣。

二是“每课新学”部分(Practice New),每次课会教一两个新的太极拳单式动作,不同单式之间可以任意衔接而成套路。主要选取太极拳各门派的代表性动作,如杨式太极拳的母式——揽雀尾、搬拦捶(杨露禅亦有“杨搬拦”之称)、白鹤亮翅、搂膝拗步等,武式太极拳的母式——懒扎衣、倒撵猴、野马分鬃等,另外如吴式的云手、玉女穿梭等,陈式的鹤舞,武当太极的双推式等等。

三是“和而不同”部分(Practice Different),这一部分主要包括各门派太极拳同一动作名称的不同打法,以让大家对一些经典动作有更多角度的理解和感受。以云手为例,有杨式云手、武式云手、陈式的交叉步云手、吴式太极拳270°的云手、以及武当太极向前的云手等;此外,倒撵猴有杨式直线倒退的和武式旋转的两种方式;搂膝拗步有杨式85式与老六路的不同打法;玉女穿梭则有杨、武式及24式太极拳的简化版等等。

四是“温故知新”部分(Practice Old),该部分主要是每课新学动作的总汇。随着课程的进行,累计的动作有约20个,不可能每次课都重复一遍,我就请每位同学挑选自己最喜欢或最有感觉的一个动作,大家一起来练习,同时配上与太极拳相适应的中外音乐。这部分大家的参与积极性最高,也是整个课堂气氛最活跃的时刻。经常被大家选上的动作有:搬拦捶、云手、白鹤亮翅、揽雀尾、搂膝拗步、倒撵猴、双推式、鹤舞等等。

有传统太极拳师傅明言,学太极拳关键是观念的转变。我在每次课的专题讲座中也会重点阐述相关的太极拳理念的背景知识,并在实践部分借助代表性的动作再做说明和演示。对于这些大多首次接触太极拳的外国学生来说,传统太极拳的核心理念让他们感觉非常神奇,认真练习后亦觉得可行可信——一些同学在身心方面的病痛和焦虑也相应得到了缓解,他们因而纷纷表示即使课程结束了也要继续练习太极拳。许多同学在作业中反复提及一些传统太极拳的独特而又让他们深有感触的理念:缓慢松柔——动作多是肌肉放松的情况下徐徐展开的,而不是使肌肉和身心紧张;用意不用力——以意行气,以气运身,动作无不由内而外如泉涌出,不僵不滞,自然而然,如野马分鬃的动作,要求从心里面像开花一般依次打开身体和双臂;整体和谐,一动无有不动——“一枝动,百枝摇”,任何动作不是局部的单一部位的动作,没有分开间断的1、2、3、4的步骤,而是一气流行、一劲到底、周身协调、内外相合。不少同学平时都有跑步以及举重、打球等西方对抗性运动的健身习惯,但却无不感叹按照传统太极拳的理念,短短一学期的实践练习就让他们有了完全不同的切身体会、并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下面择其有代表性的要点概述之。

M同学来自挪威, 他因每天无论读书还是打工都须伏案8小时以上,感觉身体越来越僵硬,体型也有不良变化,为此他天天锻炼,但效果并不好,心情日益低落,甚至悲观地感叹自己“现在本科学位还没有拿到,身体就已如此,遑论20年后?”可练习太极拳仅仅14周后,他就发现自己的身体开始变的灵活了,心情也大为好转。

M还有先天麻痹性畸形足的问题,导致一条腿的肌肉力量弱于另一条腿,身体的平衡感也出现问题。长期以来他通过各种各样的治疗和运动手段来加强病腿的肌肉力量,可效果始终不理想。选修太极拳课后,他通过每天练习金鸡独立的动作(要求全身上下、前后、左右、内外都抱圆撑满,所谓支撑八面、中正安舒)而使身体的平衡感有了极大的改善。他因此明白了原来身体的平衡是由内而外,整体系统的,以前只针对病腿的治疗和康复显然是达不到同样的效果的(这不由得让人想起了西医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说)。他高度肯定自己练习太极拳的结果是“积极和正面的”,并十分享受练习的过程,誓言太极拳已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一定会坚持下去。 

L同学是班上唯一的线下学生,来自加拿大,喜爱举重,已坚持多年,身体相当结实强壮。在柔韧性练习以及太极推手过程中,不难发现他的肌肉块大而僵硬,动作的灵敏、柔韧也受影响。在感觉到太极拳的松柔后,L很想“鱼与熊掌兼得”——把太极拳和他钟爱的举重运动相结合,为此他的论文题目是“太极拳和举重”。通过对比他发现,太极拳强调全身运动的整合,而举重却只关注孤立的肌肉训练,甚至常常是针对一条一条的肌肉进行练习。他认为借助太极拳的放松可以使自己的肌肉得到更高效率的调整和休息,从而进一步提高举重的成绩。经过几个月的太极拳与举重的比较练习和思考,L总结道:太极拳由丹田启动、整合全身的发力方式对他的举重训练很有启发,同时太极拳的放松和平衡也有助于他减少不必要的肌肉紧张,更好地感知自己的身体,在精神上也更容易得到内心的平静以及负面情绪的消解。经过反复协调,最后他确定下来把举重训练由晚上改在早上,原先晚上举重的时间则专心练习太极拳(以有助于放松、睡眠和恢复),这样二者可以相得益彰。L打算今后继续探索太极拳与举重之间的关系,希望自己可以在“坚刚”(举重)和“柔软”(太极)之间找到更好的平衡。

Y同学是个学习非常刻苦的西班牙女生,她同时念着两个本科学位,每天都要花大量时间在电脑前上课、记笔记、读文献、写作业,日复一日,她的身体达到极限、逐渐透支(看样子外国大学生也相当“内卷”啊),课上还因病请假过。从去年9月开始,她出现心悸、背痛、重度失眠、焦虑等症状,虽然也经常游泳锻炼,但效果不佳。今年2月份选修太极拳课以及每天练习太极拳后,她发现“所有症状都渐渐发生了改变”。通过练习单式的云手,由脊柱带动手臂的运动,Y察觉身体内部发热、有能量流动,她兴奋地认为自己有了“内气”——这在太极拳练习中很常见,每个人对太极感觉的多、少、快、慢都不一样,所谓“十人十太极”也。学期期间我们每周五中午在校园另有配合课堂教学的传统太极拳活动,有位北大老师第一次学习了掤劲的动作后就感觉到脚底发热(普通太极拳友手发热比较容易,脚因为要承但体重不易放松,有发热感很难),大家惊叹之余,纷纷调侃:“原来,你就是那万里挑一的武林高手!”

Y学习太极拳同样认真刻苦,为了练蹲墙功,她不知摔倒了多少次,一时难以理解为什么老师和其他同学可以做到?但她锲而不舍,苦练不懈,终于在期末前两周兴高采烈地宣布自己完成了蹲墙功(我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屏幕上当时她脸上绽放出来的灿烂笑容)。通过太极拳的习练,她精神上的焦虑和压力感也得到缓和,并欣喜地发现临睡前即使练5分钟的太极拳都会大大改善睡眠状况。她因而兴趣大增,早晚各练一次,投入更多的时间钻研太极拳,由此也深刻地意识到太极拳与西方运动的不同点:“太极拳更强调身体的放松、意念的控制和身心的协调。”

 

E:\0408PKU\太极拳的国际传播170405\全球课堂211020\相片220316\Qi in elixir field220314.jpg

图注:课堂上彼此检验“内气”

 

J同学是新加坡华裔,祖籍潮汕,是全班唯一用中文写作业的——我们鼓励外国学生尽早、尽快、尽可能多地学习中文来认知和表达太极拳。J从小喝潮汕功夫茶,已有20年的喝茶、泡茶经验。在修了太极拳课后她发现二者竟然也有相通之处,因此最后把自己的论文题目定为“太极拳与功夫茶”。相应于太极十三式,功夫茶也有8步法和16步法,在冲泡和表演的过程中,同样需要动作连贯、不急不慢、一气呵成,并且也要求心境的平静和稳定,而太极拳的“松”尤其有助于她茶艺步骤的流畅、自然,两者相映成趣,“不只是视觉上的提升,更是能够带给泡茶的人更优化的体验”。

K同学亦来自挪威, 他有长期的背部疼痛问题,曾尝试过西医的多种现代和传统治疗手段,如按摩、物理理疗、脊柱疗法等,但效果都不满意。经过4个月的太极拳练习,他的背疼问题得到前所未有的缓解。使他印象深刻的尚不止此:太极拳母劲——掤劲的练习让他身体内部有热流涌动,第一次感受到了“内气”,蹲墙功则提高了他身体的平衡能力,云手通过脊柱带动手臂的运动也改善了他的网球肘症状。查阅文献后,他发现背疼在西方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1/4的西方人有此问题,背疼也因而成为西方人看医生的首要原因。他意识到太极拳由内而外的身心放松、整体和谐有可能给西方的医疗、康复带来不一样的选择,因此在结论处他郑重建议把太极拳纳入西方治疗背疼的替代方案(alternative treatment),“不应该继续受到忽视”。

应该说,多数外国学生首次接触太极拳的理念后,都会感到好奇,通过认真练习往往也给他们带来惊喜。如法国学生N在作业中多次提及太极拳“身形似水流”的动作和理念非常“优雅”(graceful),使他有了迥然不同以往的人生体验。与国内学生相比,外国学生似乎更加“真学实干”,更乐于“以身证道”,效果自然也明显有别。以蹲墙功为例,近年来我的国内研究生太极拳传播讨论班一学期下来,基本上只有一个人能够完成(这背后多少隐含着对自己文化传统的半信半疑,甚至以“怪力乱神”看待之,这一点与中医药的处境颇为类似),而这次全球课堂开学后仅第五周就有5个学生完成了蹲墙功(另外,以前修过太极拳课程的研究生助教受此“出口转内销”的感染也做到了),真是令人既振奋又感慨——要知道这些外国人原本连“亚洲蹲” 都是很困难的啊!

大部分同学提及,与太极拳相比,很多西方运动以及瑜伽相对更容易导致受伤,而太极拳远非单纯的肢体机械运动,其松沉柔和、身心协调不仅有助于缓解身体的伤痛和不适,而且还有利于心理、精神的平静与和谐。公平的说,通过课堂讨论和实践体验相结合,他们对太极拳的理解非常到位。海德格尔说过,人类因相似而互觉亲切,因相异而互感好奇。显然,外国学生各自文化的不同背景与独特视角反过来也大大开拓丰富了我们自己对太极拳的多元化认知,如日本学生T的论文题目是“太极拳与柔道”,巴西学生D的论文题目是“太极拳与巴西战舞”,而课堂上始终恬静温润的埃及女生H却在作业里大谈中国功夫,以前练过合气道的新加坡学生J则来信谈到,通过太极拳课上对“气”的深入理解和体验,也提升了她对合气道的认知和进步……

开学前一位武术老师看到我的课程大纲后曾好心提醒,课堂内容从太极拳的单式、套路教学,到站桩、推手体验,恐怕多且杂矣,估计难以完成教学计划。对此,我却觉得不然,传统太极拳的师徒传授经常有学好一个单式要三年之说,更有“太极十年不出门”(实指练习十年也未必能“功夫上身”,可见太极拳的复杂、精妙及学成之难)的规训。实际上太极拳是一个道法自然、身心合一、自我圆成的人生不断觉知和完善的过程,无所谓完不完,只是我们长期受制于现代教学制度既自我设限又缺乏自省罢了。郑曼青曾感叹,他练了50年才对太极拳的“松”有了真正的理解,期间很难说有什么明确的阶段和目标的划分。此外,“一树一菩提,一人一太极”,每个人对太极拳的感知点、兴奋点均有所差异,存在着鲜明的个性化色彩,教学实际上无法也无须统一化、标准化。王培生每次给新学员授课的第一句话便是“我和大家结缘来了”,并强调学太极拳“光脑子空想不下功夫练不行,只知傻练不动脑子也不行”。杨禹廷则认为,传统太极拳压根儿就没有什么套路,“我一挥手就什么都有了”。太极本无法,动即是法——我们只是打开太极的一扇窗,提供太极拳独辟蹊径、别有洞天的理念探讨以及富有个性、多姿多彩的实践体验,或许其中的一个单式、一个观念、一个感受在学生的身心里萌发一粒太极的种子即可,剩下的只是“成龙成虎任方便”罢了。

由此观之,我们或许首先需要跳出源自西方的现代教学、科研范式,更全面、真实、自然地展示出我们自己文化的传统太极拳,为世界提供中国特色的多元选择。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本学期全球课堂太极拳课上各国学生“真学实干”的不同体验和各自收获,同样为传统太极拳这块中华文明的瑰宝增光添彩,毋庸置疑,也进一步坚定了我们传播太极拳、“走自己的路”的信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