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信息

6月27日:虚云讲座邀请柏夷讲述中国早期宗教互动

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将于2018年6月27日举办虚云讲座第45讲,邀请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授、国际著名道教与宗教学家柏夷先生主讲,题为“早期的宗教合一主义?中古中国对佛教信仰的回应”。北大哲学系王宗昱教授主持,陆扬、程乐松两位教授参与评议对话。

早期的宗教合一主义?
中古中国对佛教信仰的回应

柏夷(Stephen R. Bokenkamp)教授  主讲

国际著名道教与宗教学家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授

讲座简介:
四世纪时,古罗马的基督教用细致的信条来拒斥对不同学派对耶稣基督的差异性神学理解,自那时起,“Religion”一词就成为了“有共同信条的群体”。近现代的宗教学理论是建基于基督教历史之上的,这些基本原则成了研究中国宗教原初性质的严重障碍:其一,宗教定义的差异需要被重视,以道教为例,道民和修道者的身份并不需要一种护教性的前设;其二,西方宗教是排外和排异的,而中国宗教就是融合性的;其三,如果不了解这些基本的不同点,就会产生对中国宗教很幼稚,乃至薄弱的错觉。演讲通过中古时期中国对佛教信仰的回应说明中国宗教的融通、合一的基本特征,并且尝试提出“宗教合一”主义的解释框架,进而推进对中国宗教性质的理解。

主持:王宗昱(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评议与对话:
陆扬(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程乐松(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地点: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月光厅  (位于北大东南门内50米)
时间:2018年6月27日(周三)上午9:30-12:00  (会场座位有限,务请提前15分钟入场)

讲演人简介:
柏夷(Stephen R. Bokenkamp),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授。1978年开始道教研究,师从司马虚和石爱华教授。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至唐代的道教、道佛交涉史、灵宝经和道教文学等。1986年获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哲学博士学位。1978至1979年及1987至1988年分别在台湾和四川两地做田野调查。在四川期间,参与卿希泰教授指导下的宗教研究所的研究工作。2006至2010年间,翻译完成卿希泰教授的《中国道教简明史》。专著有《早期道教经书》和《中国社会中再生概念的渊源》,另有研究道教及道教词条方面论文35篇。1989至2007年间在印第安纳大学任教,2007年至今在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任教,2003年在普林斯顿大学短期班任教。

鸣谢:河北省生活禅文化公益基金会、北京和合天地文化公司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