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界动态

《光明日报》:“耘马哲,育人杰”——追记著名哲学家黄枬森

“耘马哲,育人杰”——追记著名哲学家黄枬森

《光明日报》记者 王斯敏


  黄枬森教授走了。
    1月24日晚,带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不舍与热诚,这位92岁的哲学家、哲学史家、哲学教育家溘然长逝。
    北京大学朗润园那间稍显逼仄的居所里,依稀能见主人生前留下的痕迹。他最喜坐在客厅窗下的沙发上读书看报,现在,家人移走沙发,摆上桌案,上立先生的大幅照片。照片中的老者儒雅而肃穆,目视下方,仿佛陷入了永恒的哲学沉思。
    身后书橱里,满是老人的著作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书籍;对面照片上,他和夫人并肩坐在浓浓绿荫中,幸福相依,恬然微笑。

    “我只坚持我追求的真理”
    一个月前,黄枬森住进了医院。多年来,他已饱受多种病症侵扰,这次病发,又是因为对学术研究的“放不下”。
    北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孙熙国还记得,去年11月20日,他在学校组织的“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师生座谈会”上见到了黄枬森的身影。这是老人最后一次参加学术活动。
    “他最近几年已经很虚弱了,我们劝他尽量不出门。但是每逢他认为重要的学术会议,总要去。”女儿黄萱黯然。
    2011年11月,在黄枬森90寿辰之际,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心成立。这是他亲自筹划、推动的结果。自此之后,一直退而不休的老人更加忙碌了。
    一边谋划中心的运转与发展,一边修改即将出版的《黄枬森文集》最后两卷文稿,老人每天上午总要工作三四个小时。就在病发入院前几天,他又着手写作名为“我和哲学”的长文,全面梳理自己几十年的学术生涯。谁料,刚手书了四页稿纸,便累倒了。
    躺在病床上,老人还心系学术,常和来访的师生们一谈就是个把小时。“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再向前推进一步,因为它是真理,是一门科学。”
    哲学科学化是黄枬森终其一生的理想,也是他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
    青年时期,黄枬森先醉心西方哲学,后接触马克思主义哲学,并逐渐为后者的魅力所吸引。上世纪50年代,他走上了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岗位,对马哲的研究更加深透。
    改革开放后,黄枬森迎来“学术黄金期”——以数十年艰辛创建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新学科、创办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此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创新、人学研究、文化问题研究……黄枬森不断开拓,硕果累累。就在91岁高龄之际,他还主持编写了四卷本《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研究》丛书,为人生晚境添上一抹壮丽的夕照。
    “我只坚持我追求的真理。”每被问及选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缘由,老人总这样说。话语质朴,情怀火热。

    “三宽先生”,一生问心无愧
    待人处事,黄枬森一向慈和温容,在学术界赢得了“三宽先生”的美誉——“治学宽广,待人宽厚,脾气宽和”。
    北大哲学系教授赵家祥对先生的宽和感受深切。“我不仅在学生时期听先生的课,而且毕业后与他搞同一个专业,在同一个教研室,经常得到他的指导和启发。他的渊博学识、严谨学风、宽厚品德使我终生受益。”
    “我从事马克思文本、文献研究,黄先生了解其中的艰辛。他曾为我的一项成果写过推荐信,特别为我的治学态度和学术价值鼓呼,令我备感温暖、深受鼓舞。”同在北大哲学系执教的聂锦芳不曾就读于黄枬森门下,却对他提携后学的精神十分感念。
    宽和的黄枬森,治学却是极严谨。和学生讨论问题,他常讲一句话:“要敬畏学术。要证明自己的观点,必须拿出证据来。”
    中央编译局秘书长杨金海还记得,20年前他写博士论文时,导师黄枬森让他一再修改开题报告,提出不少批评意见。论文二稿出来后,先生不顾身体虚弱认真审读,以致生了一场重病,让他至今歉疚于心。
    “黄老指导学生像苏格拉底,在概念、概念指称和意义的逐步廓清过程中,让学生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分析框架、内在义理和精妙韵味,体悟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情感之美、逻辑力量之美和语言风格之美。”河北大学教授宫敬才十分钦佩黄枬森的教学艺术。
    而在家人看来,黄枬森是“天底下最好的丈夫和父亲。”夫人刘苏体弱多病,黄枬森便一肩承担起繁重的家务,为她和三个女儿烧饭做菜,无微不至。

    “夕阳?,心力竭,未敢忘忧国。朗润池旁林深处,耘马哲,育人杰。”这是老友何成武为黄枬森写下的诗句。今天,林深处已无先生身影,但一颗“耘马哲,育人杰”的壮心,永远火热而光灿!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