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北京大学汉语哲学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成功召开



2022326日,“北京大学汉语哲学研究中心”成立大会在北京大学召开。为顺应疫情防控需要,本次会议通过线上方式举行。

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澳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山西大学、郑州大学、中央党校、商务印书馆、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以及新华文摘杂志社等多所高校、研究机构和出版社的50余位专家学者为大会带来了精彩的报告。

 

 

大会开幕式由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仰海峰教授主持,北京大学王博教授首先为大会开幕致辞。王博教授对汉语哲学研究中心的成立表达了殷切的祝愿,并提出汉语哲学研究中心一直在推动的汉语学发展不仅是北京大学哲学系希望推动的领域,也是很多其他高校哲学的共同希望同时,本次大会囊括了中哲、西哲、马哲、宗教、逻辑等多个领域专家学者这体现了汉语哲学论域本身具有的开放性。

开幕致辞之的议程分为嘉宾致辞、“主旨发言”和“圆桌会议”三个环节。

嘉宾致辞阶段,赵敦华教授、冯俊教授、吴晓明教授、王庆节教授、张志伟教授、韩震教授、安乐哲教授、董平教授江怡教授、商务印书馆的陈小文总编与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的赵培杰主任与会学者分别就汉语哲学平台的发展汉语哲学的三重语境如何呼应哲学的天命汉语哲学何以可能如何用汉语讲哲学以及如何让哲学讲汉语等方面给出高屋建瓴解读与阐释指出汉语哲学作为一个崛起的新兴学科打通了哲学的八个二级学科,从宏观层面促进了汉语界的哲学发展和视阈融合汉语哲学不仅是继我们第一次从西方引进、翻译哲学之后的第二次哲学运动,还有力地回应了德里达关于中国没有哲学的主张,论证了汉语哲学的哲学合法性并且进一步指出汉语哲学不仅能表达西方哲学,丰富西方哲学还能解决西方哲学所不能解决的问题这作为世界哲学界的“汉语现象”增强了中国哲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表明了我们对于西方哲学从仰视到平视的转变。

 

 

主旨发言环节,汉语哲学中心主任韩水法教授由“汉语自觉与直面问题”、“广义与狭义上的汉语哲学”以及“视阈的突破和方法的革命三个方面对汉语哲学的研究对象、界定范围以及如何突破现有问题藩篱进行了简要诠释与北京大学哲学系仰海峰主任则主要阐述了汉语哲学研究中心的功能作用与预期贡献认为中心能够为汉语为媒介的交流创造平台,为打破学科壁垒提供支持,并提出汉语哲学运动处于继东汉时期第一次文化大融合之后的第二次文化大融合,能够构建一种更为自觉的哲学探索与创造。

 

 

下午的圆桌会议分为两场,第一场由北京大学哲学系的周程教授主持,与会的谢地坤教授、王路教授、尚杰教授、孙向晨教授、韩林合教授、王恒教授、刘森林教授、应奇教授、张伟教授、王俊教授、文兵教授、陈建洪教授、刑滔滔教授以及吴天岳教授围绕汉语哲学的兴起,从“语言是存在之家”、“加字哲学”、“汉语的哲学性如何可能”、“汉语哲学的边界”、“汉语哲学的加法与减法”、“汉语哲学的民族性”、“汉语哲学的发生性与建构性”、“水治与刀制”、“汉语哲学的中心性”、“名实问题”以及“汉语哲学与学术转移等方面对汉语哲学进行了广泛的理论溯源与探讨

 

圆桌会议的第二场由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的江怡教授主持的尚新建教授、吴玺宏教授、王善超教授、周程教授、李四龙教授、郑开教授、彭永捷教授、吴向东教授、韩东晖教授、黄裕生教授以及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的莫斌主任围绕汉语哲学的深化研究,就“汉语哲学学科规范性”、汉语哲学的反响、“如何用汉语诠释哲学”、“汉语哲学的定义与概念”、“汉语哲学的基础性问题”、“从汉语佛教谈汉语哲学”、“从老哲学看汉语哲学”、“汉语哲学的三个面向”以及“汉语哲学的底线共识”方面阐发了各自的观点与看法

圆桌会议展现了不同学者对汉语哲学问题的多元思考,既有对汉语哲学在文化融合与文化建构方面独特性的探讨如汉字作为一种视觉表义语言其不同于西方听觉拼音文字的结构性特征;也有对汉语哲学研究对象的不同定义,将汉语本身作为研究对象的汉语言哲学,以及将汉语作为思维工具,强调通过汉语做哲学的汉语哲学;还有就汉语哲学的哲学性质和任务提出的一些问题,如在定义汉语哲学的概念时应当依照加法或是减法等等

同时,圆桌会议还包含不同学科对汉语哲学的多维视角从事中国哲学和宗教学的学者在对汉语哲学的专题研究中通过一些过往案例,如佛教哲学汉语化的成功与失败,分析了汉语哲学在发展中需要面对的问题与风险,肯定了汉语哲学在发展方面的优势与价值,及其对于打通各学科,实现真正跨学科发展的贡献。

从事信息科学与科技哲学的学者跨学科角度展望了汉语哲学对科技发展的作用特别是语言智能发展的助力。回溯过去的科技发展,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论曾极大地促进了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在博弈游戏中的发展,因而,汉语哲学的进展对智能领域的聚成学习、类比学习、预测推理等方面的进步也将产生积极的推动

圆桌会议阶段论题探讨反映了汉语哲学问题域的广阔与多维,对于汉语文化和哲学走向进步与融合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圆桌会议结束后,韩水法教授和程乐松教授再次感谢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哲学系以及所有与会嘉宾的支持,同时感谢会务团队的精心组织安排。

汉语哲学研究中心成立大会至此圆满结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