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讲座综述 | 周五哲坛:Eric Watkins's Lecture Series

 

本周,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哲学系主办的“周五哲坛”系列讲座邀请了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l)的Eric Watkins教授担任主讲人、围绕康德进行了两场讲座,题目分别为“康德的无条件者”(Kant on the Unconditioned)和“康德对形而上学的批判”(Kant’s Criticism of Metaphysics);两场讲座于2022年4月27日和30日上午9点先后在外哲所227室举办。在讲座开始前,南星教授首先简要介绍了本场讲座的主题,并对参与会议的师生表达了欢迎与感谢。

 

#1 康德的无条件者(Kanton the Unconditioned)

在4月27日的讲座中,Watkins教授首先回顾了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出的对于传统形而上学的可能性的质疑,并指出,康德对于传统形而上学中的“灵魂”、“作为整体的世界”和“上帝的存在”等概念的质疑主要遵循这样的结构:第一,论证传统形而上学的对象不能像认识经验对象那样被认识;第二,论证传统形而上学的对象同样也不能通过理性推断而被认识。在这样的论证当中,康德的一个基本预设是:如果有条件者存在,那么它的全部条件以及“无条件者”也同样存在(“If the conditioned exists, thenall of its conditions and thus the unconditioned also exist”)。一般的解释往往会拒斥这一原则(以下简称P原则);但是Watkins教授认为,P原则既是经过辩护的(justified),又是真的(true)。

在提出自己的观点前,Watkins教授简要介绍了常见的对于P原则的理解——整体而言,他们认为康德区分了纯粹理性的两个原则,一个适用于理性在逻辑上的运用(logical use,“seek the unconditioned cognitionfor any given conditioned cognition”),另一个则适用于理性的纯粹或现实的运用(pure or real use);而他们的研究主要关注的内容就在于这两个原则之间的关联。Watkins教授认为,这些“标准理论”存在着一些问题,譬如:没有解释P原则的作用;从理性的逻辑应用的规范性原则到理性的现实应用的描述性原则的推演是无效的;等等。Watkins教授认为,“标准理论”最致命的问题在于“不存在一个从逻辑原则到P原则的合法的论证”,而这会与标准理论自身的基本预设相冲突。

 

进一步地,Watkins提出,我们需要澄清P原则所涉及到的三个基本概念——“有条件者”(conditioned)、“条件”(condition)和“无条件者”(unconditioned)。遗憾的是,康德在文本中并没有提供对于这些概念的精确定义,因此,我们不妨直接考察康德对于这些概念的使用情况;而在基于文本进行考察之后,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条件关系”(conditioning relation)可被分为两种——逻辑的条件关系刻画的是结论对于前提在逻辑层面的依赖(logical dependence),现实的条件关系刻画的则是一个存在物对于另一个存在物在形而上学层面的依赖(metaphysical dependence);简言之,条件关系刻画的就是“有条件者”对于“条件”的依赖(在这里,“条件”并不必须是充分的或必要的,它是一个相对而言比较宽泛的概念)。基于此,我们可以对于“无条件者”的概念进行刻画:如果一个存在物并不需要依赖于其他的存在物才能存在或被解释(即,不需要条件),那么它就可以被称作“无条件者”。

同时,我们也要区分三种版本的对于P原则的理解(三种理解的强度依次递增)——“全部”(P-All):如果有条件者存在,那么它的全部条件和无条件者也都存在。“整体”(P-Totality):如果有条件者存在,那么我们就可以认定它的全部条件作为一个整体存在,同时无条件者也存在。“集合”(P-Set):如果有条件者存在,那么它的全部条件作为一个集合存在,同时无条件者也存在。
Watkins通过一系列论证表明,P-Set和P-Totality这两种理解方式都可能面临一些问题;但是P-All这种理解方式能够较好地应对这些问题,因而是可以被辩护的。如果这样的论证成立,那么“标准理论”对于康德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拒斥的理解就将不再能被接受;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康德的拒斥本身是错误的,我们完全可以在接受P-All的同时也接受康德的批判——而这就要求我们对条件关系、尤其是“认识的条件”(conditions of cognition)进行具体的考察。在三天后的讲座中,Watkins教授对此问题进行了更进一步的讨论。

 

#2 康德对形而上学的批判(Kant’sCriticism of Metaphysics) 

在4月30日讲座的开始,Watkins教授指出:康德对于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与他对于认识(cognition)条件的理解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我们首先需要对于“认识条件”本身进行刻画;需要注意的是,在这部分刻画中,康德使用的是较窄意义上的“认识”,即,将“认识”理解为一种能够决定被给予的对象所具有的特征的那种有意识的表象(conscious representation)。基于此,认识条件可以被划分为五项—— 第一,给予条件(thegivenness condition)。对于康德而言,对象只有在被给予的情况下才有被认识的可能;而“被给予”要求对象的存在,同时也要求对象以能够被意识到其存在的那种方式被呈现给心灵。由此可见,给予条件保证了认识对象的存在,进而保证了“认识”本身不会为“空”。

第二,思维条件(thethought condition)。康德认为,一个对象只有在被思维的情况下才可能被认识;而思维只有在基于概念(即,与对象相关联的普遍表象)的判断中才成为可能——也只有通过思维,我们对于对象的认识才不会停留于感官的杂多。

第三,现实可能性条件(thereal possibility condition)。“现实可能性”与“逻辑可能性”(logical possibility)相对——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将“客观现实性”(objective reality)解释为“概念与可被给予到我们的直观的对象相关联”(不过在这里,不可感的对象如何被给予到我们的直观似乎确实是一个问题)。

第四,肯定性的内容条件(thepositive content condition)——我们对对象的认识要求我们必须对其有肯定性的把握(这与他的形而上学预设和语法上的预设有关)。

第五,主体来源条件(thesubjective sources condition)。这涉及到康德对于“统觉”(apperception)的理解:全部经验的可能条件都与主体的认识能力密不可分。

 

至此,我们可以明确:认识作为一种表象,在与现实的对象相关联的同时,也要求对象有着被呈现给心灵的可能,而这样的对象一定有着肯定性的性质;同时,“认识”和“知识”也有着明显的区别。而基于这条路径,我们可以围绕“上帝”(God)、“灵魂不朽”(the immortality of the soul)和“自由”(freedom)这三个概念对康德对形而上学的批判展开分析—— 上帝:“上帝”意味着“无条件的条件”(the unconditioned condition),我们可以通过抽象的方式形成对于上帝概念的理解;但是,Watkins教授指出,最基础的“上帝”概念并不能满足先前所述的“现实可能性条件”,原因如下:即便我们预设自然的统一性和一致性,从我们所处的表象世界、基于感官所把握到的有限的特征也不足以推出上帝的“无限”特征;上帝作为无限的、完满的存在,并不会以我们经验所能把握的方式显现出来。

灵魂不朽:类似地,Watkins教授认为,“灵魂不朽”的概念也并不能满足“现实可能性条件”,因为我们对于“灵魂不朽”问题的兴趣根本上在于我们对于自身的存在以及自我同一性的兴趣,但问题在于:一方面,我们不能从作为思维的存在直接推出作为实体(substance)的存在;而即便我们能意识到自我意识是一种实体,我们也难以直接地、现实地将这个实体与“自我”关联起来。因此,即便我们的灵魂的确是不朽的,我们也并不能基于直观(intuition)认识到这一点。

自由:康德区分了“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这两个概念,前者意味着“不受迫”,后者则要求一种特殊的开启因果链条的能力(康德将其解释为实践理性或自主性)。Watkins教授认为,我们很难说“自由”是否能够满足“给予条件”,这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而更重要的是,和上帝与灵魂不朽一样,“自由”也同样无法满足“现实可能性条件”。这是因为,我们很难确定这种开启新的因果链条的能力如何拥有可被认识的肯定性特征;同时,我们也难以确定我们是否能够意识到那种能让我们理解一个因果链条如何开启的存在。

 

总而言之,在康德的批判中,形成认识需要满足上述五个条件,而传统形而上学所关注的这三个核心概念并不能满足上述认识条件;但是,对于这些概念的理解依然是有可能的,而这或许要求我们从实践的角度来入手,对传统形而上学的理论基础进行扩充。

 

在两次讲座的提问环节中,Watkins教授先后就“如何将‘无条件者’从‘有条件者’中剥离”、“两个基本原则之间的区别”、“如何理解‘意识到’(aware)”、“如何理解‘想象’(imagination)”、“五个认识条件之间的关联”等问题与刘哲教授、南星教授、欧阳霄教授以及线上线下的师生们进行了探讨与交流。

提问结束后,南星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简要的总结,向主讲人以及线上线下参会的师生们表达了谢意,并宣布本次系列讲座到此圆满结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