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佛教哲学研究的方法与前景”讲座综述



4月12日哲学系成功举办了“佛教哲学研究的方法与前景”讲座,受邀学者为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姚治华教授。姚治华教授主要从事佛教哲学、印度哲学、心灵哲学等领域的研究,著有《自证:意识的反身性》,联合主编有《印度与中国宗教哲学的比较研究》(Brahman and Dao: Comparative Studies of Indian and Chinese Philosophy and Religion)等多部著作。

讲座开始之前,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北京大学佛教研究中心主任王颂教授首先致欢辞并简要介绍了姚治华教授的研究。他指出,姚治华教授对印度佛教哲学,从部派自大乘,从梵语巴利语语料到藏语及古汉语语料都进行了全面的耙梳,将佛教哲学原有的哲学资源与现代哲学问题结合进行探讨与回应,其著作哲学史线索及问题意识清晰,值得大陆同仁借鉴。希望姚教授结合自己的研究,与同学们分享研究方法并介绍国际上佛教哲学的研究动态。

AX7I9827

王颂教授

本场讲座主要介绍与探讨了佛教哲学研究的重要性、方法论的反思以及研究者值得关注的重要期刊与项目。姚治华教授首先提出,佛教哲学或佛教教理是佛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佛教作为精神文化传统的核心价值所在。

姚教授接着分享了自身的研究经历。姚治华教授于1985年至1992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研究西方哲学,后于1991年受陈那《集量论》启发学习梵文与藏文,2002年获得波士顿大学博士学位,2005年基于其博士论文出版第一部英文著作《佛教的自我意识理论》(The Buddhist Theory of Self-Cognition;中译本题名《自证:意识的反身性》,于2020年出版),2014年合作编著《印度与中国宗教哲学的比较研究》(Brahman and Dao: Comparative Studies of Indian and Chinese Philosophy and Religion),2020年出版《佛教哲学中的非存在对象:认知无何有》(Nonexistent Objects in Buddhist Philosophy: On Knowing What There is Not)。姚教授十分关注佛教意识理论及中印宗教哲学的比较研究,《印度与中国宗教哲学的比较研究》至今仍是中印宗教哲学比较研究领域的具有代表性的英文著作。

AX7I9829

姚治华教授

随后,姚治华教授从学与思两个角度分享了研究者应具有的几项品质。从学的角度,他强调语言工具的重要性,语言背景一定意义上帮助也限制了研究者的思维,因此应当尽量、尽早地学习语言。从思的角度,有讨论、逻辑分析与无意识地思(unconciously thinking)等不同形式。

姚教授让在座的每一位听众都在纸上写下自己觉得佛教或佛教哲学的有趣或奇怪之点,并一一进行了回应。针对佛教哲学研究与中国哲学研究方法之间的关系,姚治华教授认为,佛教进入中国后,受中国本土的思想传统影响而中国化。不同于西方哲学,中国本土哲学注重宇宙生成论与本体论的合一,佛教哲学也受这一影响,如《大乘起信论》将本体论的无为法与宇宙生成论的有为法“跨界”,这一定意义上落入了中国哲学的“圈套”。

针对缘起与缘生之间的区别,姚治华教授回答道,缘生是有为法现象生灭,而缘起则是“无生”。例如,大众部的九种无为法中就有“缘起性”,即将缘起作为无为之规则。姚治华教授还认为,“缘有”和“缘无”一定意义上类似于“存在”与“非存在”两种对象,当代哲学认为,“存在”与“非存在”之上还有“可能对象”与“不可能对象”,而“无所缘”正是类似于“三角形的圆”等脱离了宇宙生成论范畴的纯粹逻辑概念。

AX7I9823

讲座现场

姚治华教授还对佛教轮回与世界观问题进行了展开。姚教授认为,轮回是佛教最有特色的重要观念,就佛教内部教义而言,轮回业力的概念是不可避免的;而在佛教之外,西方哲学乃至物理学界都十分重视轮回,例如海德格尔进一步诠释了尼采的永恒轮回观念,将其视为“唯一可能的形而上学”,物理学界也存在将宇宙大爆炸模式解释为循环与轮回的观点。姚教授还提到,染与净都在轮回中无始以来,与“心性本净”两种观点在佛教内部并不矛盾,因为佛教并不关心轮回的起始问题,“心性本净”只不过是理论上的预设,当佛教提出“轮回无始以来”,即意味着佛教不再追根溯源。

最后,姚治华教授还介绍了与佛教哲学研究相关的部分国际学术刊物,如《印度哲学杂志》(Journal of Indian Philosophy)《世界哲学杂志》(Journal of World Philosophies),以及国内发行的部分汉语学术刊物,如《汉语佛学评论》《唯识研究》等,并与同学们分享了写作与投稿的经验。本次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撰稿:上官佳琪

TOP